杜拉維特(Duravit)是一家位于德國的衛浴設備制造公司,以其高品質的衛浴產品和創新的設計而享有盛譽。該公司的產品范圍涵蓋馬桶、洗手盆、浴缸、淋浴設備和衛浴家具等。杜拉維特與多位知名設計師合作,以確保其產品在外觀和性能上達到高水平的設計標準。他們的衛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并經常在衛浴行業的領先展會上展示。
2004年12月7日,新的杜拉維特設計中心在德國霍恩伯格(Hornberg)落成。這座建筑由法國著名設計師和建筑師Philippe Starck設計,總共有五層,占地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包括辦公樓和不同概念的展覽區域,還設有服務和培訓中心,成為衛浴設計行業的國際交流中心,是全方位體驗衛浴、設計和健康的天堂。從建筑角度來看,這個中心的結構令人印象深刻。
建筑師設計了一座獨特的建筑,它位于寧靜的霍恩伯格小鎮中,突顯在人群中。首先,他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外殼,高19米,覆蓋玻璃和不銹鋼板,但其形狀不是傳統的長方形,而是根據場地的形狀,采用了自由飛翔的輪廓。
為了表達對杜拉維特品牌的尊重和敬意,Starck在建筑的正面打開了一個三層樓高的開口,內部有一個7米高的廁所雕塑,夜晚還有照明效果。從建筑邊緣的12米高度,參觀者可以欣賞到黑森林的壯麗全景,建筑本身就成為展覽空間,立面成為陳列室。這種圖像技巧使這座建筑變得獨一無二,同時以3D的方式象征著杜拉維特品牌,因為大膽的設計一直是Duravit的標志。
整個展覽區域分為五個部分,包括:
名人堂:展示杜拉維特品牌屢獲殊榮的浴室系列及其設計師的信息。
杜拉維特的世界:展示了杜拉維特的發展歷程和產品的生產過程。在168平方米的總展覽面積中,參觀者可以體驗超過25個1至8平方米的獨立浴室概念方案。
杜拉維特的產品:展示各種衛浴產品,滿足不同項目類別的規格、預算和要求,通過匹配顏色和材料概念,創造高質量的沐浴環境。展覽空間內有立方體和區域,創造了六個不同的逼真主題世界。
杜拉維特的規劃:從產品培訓到浴室規劃,從技術圖紙到模型,提供關于杜拉維特產品系列多樣性、功能性和美觀性的更多信息。
杜拉維特的理念:參觀者可以預約測試浴室,在品牌的浴室空間中親身體驗從頭到腳的健康試浴。
全面展示了《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傳播、立法及其深遠影響,通過實物陳列、場景再現、多媒體互動,生動演繹了《義勇軍進行曲》從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歷程。館內珍藏首版《義勇軍進行曲》黑膠唱片,是國歌展示館的“鎮館之寶”,首版唱片當年發行量極少,館內現存的這張首版唱片,保存完好,放到唱機上仍能正常播放,激昂的旋律跨越時空,催人奮進,歷久彌新。國歌紀念廣場占地2.7萬平方米,以唱片的造型設計成大型的開放式圓形廣場,寓意著《義勇軍進行曲》從上海唱響全中國。廣場中還設置了一座主題雕塑:一面經過戰爭和歷史洗禮的五星紅旗及一把軍號。在這里,一部電影、一首歌曲、一座雕塑,都能還原歲月的底片,喚起一段紅色記憶,在人們的情感與國歌有關的故事之間搭起一座橋梁。
全球高端美妝行業的領軍者雅詩蘭黛集團,在上海這座充滿活力的國際都市中,迎來了其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的璀璨亮相。2024年11月6日,隨著開館儀式的正式啟幕,雅詩蘭黛集團以“無界之境”為主題,向全球消費者展現了一場關于美的盛宴。
LaNUBE{IA} 是一個位于瓦倫西亞 CaixaForum 的高度參與性的體驗式展覽,旨在讓人們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這項技術如何被應用于各種教育項目。它不僅是一個展示空間,更是一個促進討論和辯論的平臺。
“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踏入上海騰訊大廈一樓展廳,一場跨越現實與未來的數字之旅即刻開啟,這里既是騰訊30年技術沉淀的縮影,更是人工智能、云計算、數字孿生等前沿科技與社會價值創新深度融合的舞臺。
坐落于錢塘江大橋東南側,北鄰聞濤路,有較好的望江及觀橋視角。它是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承擔的杭州市濱江區12公里濱水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中的一部分。錢塘江大橋,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跨錢塘江雙層桁架梁橋,由中國橋梁專家、現代橋梁事業的奠基人茅以升先生主持全部結構設計,作為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是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2025年早春,黃河咽喉岸畔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德州黃河文化展廳內卻已涌動起“文化”的春潮。經過改造提升的黃河文化展廳,已然煥新呈現在我們眼前,那條承載德州治黃記憶的“紅心一號”吸泥船,承載著前輩們的智慧和“紅心一號”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劈波斬浪向我們駛來,在新時代講述著新的敘事。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浪潮下,自然保護景區展廳已超越傳統展陳空間的邊界,成為生態保護理念傳播的核心載體與公眾沉浸式體驗自然之美的重要場所。本設計以前瞻性視角出發,深度挖掘自然保護景區的生態價值、文化內涵與科研成果,旨在構建一座集科普教育、生態展示、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展廳。通過創新的展陳手法、先進的數字技術與沉浸式場景營造,將自然保護的使命、自然生態系統的精妙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愿景,以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現給每一位參觀者,喚醒公眾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與保護意識,推動自然保護理念在更廣泛群體中的傳播與踐行。
遺址類博物館的版式設計,對設計師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既要懂歷史,又要用專業的平面技巧把它融合到一方天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