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雷總頻繁出現在臺前,一次次講小米汽車,他沒有照著稿子念,而是從造車開始的那一天講起,怎么一步步做決定,哪些事先做,哪些暫時放下,性能、安全、智能之間怎么取舍,團隊在不同階段又是如何判斷、如何推進的。
他們講的不只是結果,而是把一路上的選擇和變化,慢慢攤開來講了出來。沒有回避,也沒有刻意包裝,講得很實在。
正是這樣的講述方式,讓不少企業開始重新思考——展示這件事,可能不只是講“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怎么講,講給誰聽,講清楚什么。
現在的傳播環境變了,光有聲音還不夠。客戶、合作方、政府、媒體在意的,往往是企業怎么看行業、為什么這樣選、接下來準備怎么走。
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技術專業性強、決策周期長,很多選擇不是一句話能講清的。
企業需要把自己的判斷講清楚,把走這條路的方式講清楚——不然,別人很難真正理解它在做什么,是不是值得信任。
但不是每家公司都有一個雷總,能持續站到臺前講出來。
講清楚這件事,成了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但現實是,并不是每一次都適合安排一場發布會,也不可能總讓創始人出面講三年的過程。
那么,這些話要通過誰來說?在哪兒說?怎么說?
這時候,展廳這個過去被當作“成果陳列”的空間,就開始承擔起新的角色。
它不是會議室的延伸,也不是項目墻的拼貼,而是一個讓企業講清楚自己決策和路徑的空間。
通過內容布局、結構安排和現場體驗,讓人清楚看到這家公司是怎么走到今天的,為什么選這條路。
很多新能源企業的展廳,還停在展示視角里
現在不少新能源企業的展廳,形式上看起來挺新,內容也確實豐富,但講述方式往往還是過去那一套。
一進門,時間軸、成果墻、合作項目、數據圖表都排得滿滿當當。信息不少,但走下來,很難拼出一段完整的講述。
這家公司想表達什么?這些內容之間,是怎樣關聯在一起的?
不少展廳確實花了很多心力,素材充足,內容扎實。但呈現方式常常還停留在“我們做過這些”的層面,沒有回應如今外部最關心的幾個問題:怎么看行業?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這條路怎么一步步走過來,接下來又怎么走下去?
其實,展廳完全可以處理這些問題。
它本就是一個企業沉下心來整理思路、講清楚判斷的空間,不需要喊口號,也不需要堆滿每一面墻。只要順下來讓人看得懂,講述就已經在發生。
展廳得從“成果墻”變成“信任場”
今天的展廳,所承擔的任務早就不一樣了。
它已經不只是展示信息的地方,更像是一個企業用空間表達判斷的現場。讓外部慢慢讀懂:它怎么看問題,做決策時在考慮什么,哪些路沒走、哪些堅持下來了,選擇之間是如何演進的。
在項目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素材不缺,數據也全,但如果沒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這些內容反而會堆出信息負擔。
真正有效的展廳,往往不是內容最多的,而是結構清楚、節奏合適,讓人看得進去。
類似這些結構調整就很關鍵,比如:
把時間線處理成戰略線索
不只是“哪年做了什么”,而是梳理清楚,每個時間點背后對應了怎樣的判斷。
降低術語密度,突出講述邏輯
技術當然重要,但信息組織方式更關鍵。內容能不能讓人順下來,是理解能不能發生的前提。
不只強調項目數量,而是講清做事方式
有時候真正讓人記住的,不是做了多少,而是面對復雜情境時,企業是怎么做選擇、怎么走下去的。
就像雷總講小米汽車,他不僅僅是在講參數,而是從理念、研發到團隊選擇,一步步地把整個過程講清楚。
通過這種方式,他傳達出的,不只是產品的功能,而是這家公司對造車這件事的全力以赴,以及在每個環節的深思熟慮和堅定選擇。
新能源企業的展廳,也可以有這樣的講述力。
重點不在于內容填得有多滿,而在于能不能沿著展廳的路徑,讓人慢慢看懂這家公司是怎么一路做選擇、怎么走到現在的。
不是每一場講述都要站在聚光燈下。
但每家企業都可以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表達空間。
展廳,就是這么一個地方。不是裝飾空間,也不是門面窗口,而是企業站出來,用自己的方式說清楚:
選擇是有依據的
推進是有節奏的
面對未來,是有判斷、有準備的
一個真正有力量的展廳,不取決于展示了多少項目,而在于能不能讓人愿意停下腳步,順著展線,看懂這家公司一路是怎么走的、怎么選的。
它講的不只是成績,而是一種做事的方式和持續走下去的狀態。
當這些內容能被自然、真誠地表達出來,一場真正的對話,也就從這里開始了。
在深圳,展會等活動中,展示設計模型扮演著關鍵角色。這種方式能直觀地呈現創意和規劃。在這個創意和競爭并存的市場中,設計模型需要考慮諸多因素。
最近幾年隨著科技發展,智慧黨建展廳在組織和企業中掀起了熱潮。智慧黨建展廳是打造線上的黨建展廳,展廳中有視頻和圖文、視頻、解說員講解等全方位的多維度展示黨的艱苦歷程,打造身臨其境的沉浸交互體驗。那么一個完美智慧黨建展廳的設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企業展廳不僅是一個展示產品和服務的平臺,更是企業傳遞品牌價值、文化理念和未來愿景的重要場所。
在企業的方寸天地里,有一面墻,它不只是水泥與涂料的組合,更是品牌靈魂的具象化表達。今天,就帶大家解鎖企業形象墻的創意設計密碼,看如何讓這面墻成為傳遞企業魅力的超級媒介!
展廳標題設計是信息設計、空間構成與情感傳達的三重奏。當觀眾站在標題前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你的設計已完成了第一次傳播。
在展廳的奇妙世界里,每一次設計都是一場關于美的探索,一場融合科技與藝術的盛大演出。光影交錯、聲電交融、動線設計的巧妙匠心,共同構筑起展廳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參觀者沉浸其中,感受其獨特的魅力。
展廳設計在展覽和貿易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企業形象的展示窗口,也是吸引潛在客戶、促進業務交流的關鍵因素。
通常紅色文化墻多應用于黨建主題,其實除此外,紅色文化墻可以在多種空間中得到創意性的運用,并通過中國紅的色彩搭配和文化潤色,展現出獨特的高級感。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沿海地區,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從一個偏遠的漁村發展成為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和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在深圳這座創新之城,每一片土地都蘊藏著無限可能。而走進深圳的展廳,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世界的門,讓人瞬間被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合所震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深圳展廳設計的魅力,感受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