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席卷全球,展廳設計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2025年,展廳不僅是展示產品與文化的空間,更成為連接科技、自然與人類情感的沉浸式體驗場域。以下六大趨勢將引領未來展廳設計的潮流,為企業與觀眾開啟全新的互動模式。
1、科技賦能,打造虛實交融的沉浸體驗
未來的展廳將深度整合前沿科技,例如通過人工智能(AI)導航系統,為每位參觀者定制個性化游覽路線,實現“千人千面”的觀展體驗。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技術將打破物理空間限制,讓觀眾“穿越”歷史場景或未來世界。
2、可持續設計:綠色理念的實踐與傳播
在環境議題備受關注的今天,展廳設計更強調生態友好與資源高效利用。設計師大量采用可回收材料、太陽能裝置與節能照明系統,減少碳足跡。
3、極簡美學與功能性并重
信息過載的時代,極簡設計以其清晰的視覺層次與高效的信息傳遞能力持續流行。2025年的展廳摒棄冗余裝飾,以簡潔線條、中性色調和留白藝術構建舒適空間,同時通過巧妙的動線規劃引導觀眾注意力。
4、文化敘事與情感共鳴
展廳設計愈發注重故事性與情感聯結。通過沉浸式場景還原歷史事件或文化符號,觀眾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
5、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
藝術表達在展廳中不再局限于靜態展品,創意人工智能(AIGC)助力設計師生成復雜圖案與動態視覺效果,而互動藝術裝置(如光影涂鴉墻、聲控雕塑)則讓觀眾成為創作的共謀者
6、個性化與模塊化設計
為滿足多元需求,展廳空間趨向模塊化與可定制化。通過可移動隔斷、智能燈光與數字墻面的組合,同一空間可快速切換為產品發布會、藝術展或教育課堂等多種場景。
2025年的展廳設計,是科技、生態與人文的深度對話。無論是虛實交織的奇幻之旅,還是綠色理念的無聲倡導,設計師的使命始終是創造“有溫度的空間”。企業若想在這場變革中脫穎而出,需緊握趨勢內核——以用戶為中心,以創新為驅動,以責任為基石。
2019年第四屆亞洲電力電工暨智能電網展覽會于6月11-13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隆重舉行,信可威助力‘海洋王照明’的參加此次展會,本次展位是由信可威一站式承包服務,展臺面積90㎡,設計貼合海洋王品牌形象,顏色以藍色為主、白色輔助,設計風格以科技和簡約為主,采用環保材料。
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和同期舉辦的中國國際制藥機械博覽會始辦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每年春、秋各一屆,作為制藥裝備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第61屆(2021年秋季)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暨2021(秋季)中國國際制藥機械博覽會將于2021年11月2日-4日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福州路東段88號)舉辦。本屆2021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信可威作為愛美克長期合作展會服務商,誠邀您蒞臨現場。
5G時代到來,3C電子產業和半導體產業因應用終端的結構變化,未來幾年,半導體芯片產業將以20%以上增速發展,2019年6月14日2019深圳國際半導體制造展深圳會展中心1.6號館召開,同期第四屆深圳國際手機3C智造展覽會,信可威作為啟天股份(股票代碼:839203)主要展會設計搭建商,啟天股份展位號:1C218,誠邀您蒞臨深圳國際半導體展。
在長江中游的沃土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盤龍城遺址。盤龍城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是長江流域發現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積75400平方米。遺址城內東北部為宮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著手工作坊、民居點和小型墓地。作為武漢這座現代化都市的歷史根源,盤龍城遺址以其悠久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保存完好的城垣遺存,被譽為“武漢城市之根”。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盤龍城遺址博物館,踏上一段穿越千年的文明之旅。
根據關于2022年春節假日時間的具體安排,信可威展會公司對春節放假時間及注意事項通知如下:2022年春節放假時間為:2022年1月26日-2022年2月7日放假(共13天),2月8日(初八)正式上班。
2020第二十二屆中國(廣州)國際建筑裝飾博覽會將于2020年7月8日盛大開幕,本屆展會具有“定制,設計,智能,系統”四大主題展區,覆蓋全產業鏈,各題材一二線品牌齊聚。本次建博會有幸為全球櫥柜照明驅動者-【捷德韋爾】專業設計制作展臺,展位號:A區3.2-26號。誠邀您蒞臨2020廣州建博會,開啟智慧定制家居新生活!
昨天有幸跟同事去逛了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首展-第28屆深圳禮品展,短短3個小時就已經應接不暇,眼花繚亂,到達寶安會展中心展館外,就被展館的氣勢給震撼到,不愧是亞洲最大的會展中心,遠處時不時有飛機升起降落,進入展館,一切都是全新感受,雖然是疫情期間,但是經過深圳政府和展館各方面運營的合理安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人流量相當的多。
在這個視覺至上的時代,一個引人入勝的展廳設計不僅能吸引參觀者的目光,更能為企業形象加分。作為新媒體運營專家,我深知一個專業而富有創意的展廳設計對于品牌影響力的巨大作用。
展覽展會設計的亮眼呈現,背后是專業展覽設計公司的“操盤”。他們如“空間魔術師”,解構企業需求,以創意設計、空間規劃與技術應用,打造抓人眼球的現場,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參展實效。